信息來源:本站 發布時間:2018-5-24 8:30:36
7年前發布國內第一篇大數據報告《大數據時代即將到來》時,趙國棟對大數據行業波瀾壯闊的發展已有所前瞻。如今,作為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秘書長的他,已系統提出了“產業互聯網”、“數字生態論”等大數據產業發展理論?!按髷祿寗拥漠a業融合,才剛剛開始?!?/p>
“歷史在翻頁,時代在轉折?!壁w國棟在不同的場合反復強調著,作為大數據時代的一位瞭望者,觀察著產業、科技、金融,歸根結底是觀察趨勢。
5月27日,2018數博會“中國數谷”大數據應用場景TOP100即將發布。這次活動由數博會組委會主辦,貴陽市人民政府作為發布主體,在貴州省大數據局指導下,由貴陽市大數據委承辦,痛客網等多家單位協辦。作為這次活動的專家評審組組長,趙國棟將是否符合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,提到了優秀大數據應用場景評估標準的首位。
大數據正在打破著無數壁壘,而優秀大數據應用場景將為我們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數字生態。
大數據擊穿了不同產業之間的“墻”
記者:您提到過,產業生態打破了通常意義上“行業”的邊界,不同的行業借助大數據完美、高效地融合在一起,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引擎。您如何看待大數據應用場景在產業融合、創新創業中的重要性?
趙國棟:目前,大數據領域最大的機會就是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,而融合的關鍵就在于,大數據把很多行業的邊界模糊了把“墻”給打破了。所謂的“墻”,就是存在于企業、部門、行業,甚至不同產業之間的壁壘。有了大數據之后,這些墻被一個個擊穿,帶來了不同行業及產業之間的融合,形成新的業態。比如,第一、二產業的農業、工業,與第三產業的服務業、金融業融合在一起,這種跨行業的融合、交匯,最后形成的組織形態,稱之為“數字生態”。數字經濟的基礎就是一個一個的數字生態,真正想理解數字經濟,就要抓住數字生態這個關鍵。如何從數字生態角度來理解大數據產業融合?舉一個最簡單的農業的例子。過去,“家財萬貫,帶毛的不算”,養殖的豬、羊等牲畜是算不上資產,很難用于做抵押獲得貸款。通過牲畜數字化工程,生產養殖過程透明化,牲畜也隨之數字化,豬變成了“數字豬”,羊變成了“數字羊”。牲畜的數量、飼養情況、能賣什么價錢都一清二楚。形成資產后,即可與金融產品對接,進行貸款,提供服務。這時,作為特別傳統第一產業的養殖業、種植業,就與跟金融業與大數據掛鉤了。
類似的例子,在貴陽大數據應用場景TOP100的應用場景里有很多,涉及工業、農業的,涉及城市建設、治理,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。從這些方面,我們可以一窺大數據應用場景在產業融合、創新創業中的重要程度。
不在生產環節發生作用 算不上優秀應用場景
記者:您認為什么樣的大數據應用場景才具有示范性,能稱得上是優秀應用場景?
首先,要符合我們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,大數據應用場景是不是真正地提升了實體經濟的發展,從這個角度來去想這個問題。
第二,大數據應用場景是不是從總體上提升了社會運行的效率,降低了社會運行的成本。過去,我對消費互聯網公司是持批評態度的,我認為他們雖然提高了消費的效率,但是并沒有一家公司解決了勞動生產率的問題,沒有把大數據運用到生產環節當中去。如果說,大數據、互聯網技術不能夠在生產環節發生作用的話,那我想他們離偉大還有點距離。
優秀的大數據應用場景,像貨車幫,就是把大數據與貨車的運輸放在一起,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創新。
下一篇:小米公司最大的軟肋是什么